港英的文化多元: 羅廟街與摩羅廟

些利街清真寺,俗稱「摩羅廟」位於些利街,毗鄰摩羅廟街,建於1849年,與英國國教聖公會位於花園道的聖約翰座堂同年落成,距今已有170年歷史,是香港首座清真禮拜堂。英國政府與清國於1842年簽《南京條約》,維多利亞城才剛剛築起,不到八年,港英政府已想到為這華洋雜處、文化多元的香港,城市的中心地段,興建清真寺。

早年的些利街清真寺僅為一所小石屋,供來港參軍或擔任警察的印度人,以及遠道來港作短暫停留的穆斯林商人及海員作祈禱之用,佈置十分簡陋。直到1870年,該寺再獲撥地擴建,此時的清真寺才變成我們現今所見模樣的雛型。

現時所見的些利街清真寺是在1915年重建的版本,該版本保留了1870年舊寺的呼拜塔(Minaret),乃該寺的標誌性建築。呼拜塔位於正門旁邊,高達三層,塔頂有鄂圖曼帝國的族徽 – 新月圖案,再配以星星圖案以作點綴。穆斯林一天需進行五次禮拜,每逢到了進行禮拜的時間,工作人員便會在呼拜塔上呼叫,提醒穆斯林祈禱。

禮拜殿位於清真寺內,入寺前需用設於寺外的水龍頭清洗腳部及脫鞋。禮拜殿呈矩形,中央設有一個小穹頂,小穹頂上鑲了八塊印上經文及宗教圖案的彩繪玻璃。該殿可容納接近400位信徒,不設座椅,全殿均鋪上鬆軟的花紋地氈供人席地而坐。在進行禮拜時,穆斯林均會面向伊斯蘭教聖城麥加所在的方向,亦即殿內設有壁盦(Mihrado)的那面牆祈禱。就是這歷史重要性,這幢建築獲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除了清真寺及呼拜塔外,回教清真禮拜總堂建築群還有位於清真寺旁邊的穆斯林住所,該處亦獲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二級歷史建築。該穆斯林住所建於上世紀初,作收容從印度來港的穆斯林之用,屬港島現存最古老民居之一。目前大概有二十戶穆斯林家庭居於該處。

香港因著其殖民地歷史,再加上在基本法的保障下,成為一個華洋雜處、中西文化交匯,且享有宗教自由的地方,亦成了不同宗教百花齊放的舞台。,相信每當提及伊斯蘭教,不少市民或會不自覺聯想起與九龍公園為鄰的九龍清真寺,但原來全港最古老的清真寺是位於港島半山扶手電梯旁的回教清真禮拜總堂(又名些利街清真寺)。

時移世易,香港結束了殖民時代。香港伊斯蘭教團體在這百多年間,不只吸收從南亞及西方而來信眾,還有來自北方的中國回民,成為本港六大宗教之一。清真寺的呼拜塔改用擴音器提醒穆斯林祈禱,些利街清真寺亦因應香港的作息時間而把正午的禮拜從中午十二點改為一點多……但穆斯林依然堅持一天進行五次禮拜,一百七十多年來不曾改變,始終如一。